欧洲摄影网

Europe Photographers Association

拍摄中国驻南使馆被炸现场

        摄影记者在其漫长的工作实践中,能经历并拍摄许多重大事件性新闻。我在国外诸多的摄影经历中,其最难忘的就是拍摄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现场。
        发生在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,是世界战争史上第一场信息化战争,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主权国家南联盟轰炸了78天。而令中国人最为震惊的是在战争期间,北约居然用5枚导弹悍然袭击了我驻南使馆,造成了馆舍毁损和重大人员伤亡,酿成了外交史上罕见的事件。使馆被炸时,我刚从国内到匈牙利仅10天,看到当地的华人华侨对此义愤填膺,大家群情激奋,纷纷要到美国驻匈使馆理论,还有的提出准备一车臭鸡蛋砸向使馆,当时我和大家的心情一样,不由自主地马上拨通了使馆领事的电话,询问中国政府的态度。领事告诉我,使馆人员和大家的心情一样,正在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,并通过外交途径交涉处理这一事件,并希望大家冷静,不要有过激行为。最后大家还是选择了理智的态度,上街游行并到美使馆抗议并递交了抗议书。作为中国记者,新闻敏感使我意识到,应该将我使馆被炸现场拍下来,以不负摄影记者的职业使命。不久,我到了南联盟首都贝尔格莱德,这座城市以多瑙河为界,分为新贝尔格莱德和老贝尔格莱德两部分。相当于国内的新城、老城的概念。我在位于新贝的驻南使馆被炸现场看到,使馆周围是一片开阔地,我的第一感觉是与美方声称误炸的说法相差甚远。因为无论在老贝、还是新贝,包括南联盟内务部、司令部、警察学院等几乎所有的重要军事目标被炸,从导弹采用GPS定位,切入的准确程度来看,很难与误炸联系起来。也令国人实在不可思议。我拿着尼康FM2相机,28至85变焦镜头,沿使馆四周环顾,这幢多层的中式建筑弹痕累累,损失严重。馆内地面有导弹切入的坑口,馆外地面散落着瓦砾,导弹从顶部切入使馆的弹道清晰可见。我用广角和180毫米的定焦镜头交替使用,将其摄入我的镜头。一些路过此地的塞尔维亚人看到我拍照,从他们的表情上可以看出,均体现出同情之感,并指责北约野蛮轰炸的恶劣行为。在我数十年的摄影经历中,曾拍摄了数不胜数的各类题材照片,有欢笑、有哭泣,但在异国拍摄我国使馆被炸照片,心情显得很沉闷,成为我终身难忘的一次摄影经历。这些珍贵照片在我的第一部专著《走遍东欧》一书中登载后,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,许多热心的朋友还与我就此话题见面交流。同时还在国内外举办的《邓尚喜摄影作品展》中展出了这些作品,观众感到震惊,直观揭露了北约的罪行。
        对于使馆被炸的原因,外界始终有许多猜测。后我被派驻南联盟作驻外记者后,曾与南军方、警方等各方人士有过广泛接触。对此说法不一。有人认为是中国驻南记者的报道从多瑙河边上的一座酒店发到使馆,又从使馆发到国内,当时几乎同时被炸的还有位于多瑙河畔的南斯拉夫宾馆,两处被炸地点,从时间上只差一分多种。因此当地人推断与中国记者的报道有关。还有说法是与南联盟击落了北约一架F-117战机有关。南联盟将其飞机的一些残骸秘密移交给了中方,供军事专家研究,这些残骸就放置在中国使馆的地下室内。因为确有一枚导弹从使馆最顶部切入,经过计算机计算一直钻到地下室里,只是由于引信出了故障才没爆炸。但巨大的冲击波导致使馆武官受了重伤昏迷,由此推断可能与此事有关。武官是最后一个被抢救出来的使馆人员,经贝尔格莱德中心医院全力救治,后奇迹般的苏醒过来并脱离了危险。事后,我与武官在南有过接触,他本人也感到幸运。在中国文化里,“有大难不死,必有后福”之说。任武官死里逃生,非同寻常,一度成为功臣。时任军委主席江泽民为其记一等功,已接近退休年龄的他,军衔从大校晋升为少将,美方按照伤残程度赔付了一定数量的美金。有人认为他很幸运,但知情人知道,任武官的身体受到了较重损伤,现在仍经常出现头晕等症状。这是说到武官的情况插入一些情节。但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北约铤而走险袭击我使馆,我内心也一直是个谜。在使馆被炸两周年之际,我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常驻记者赵文城,经南联盟总参部比准采访南军事博物馆,在位于多瑙河和萨瓦河交界处的卡拉麦克丹,我们见到了馆长,他是一位少校军官。我知道南联盟防空力量薄弱,只有一个地空导弹旅,主要担负要地防空。加之仍适用前苏联时期,属电子管产品的米波雷达,为何能轻易打下如此先进的战机。提到此问题,他说打下F-117战机,是他们使用的萨姆—3地空导弹经过升级,但不愿透露细节,说是目前尚属国家机密。对于我使馆被炸,只是给我们提供了当时被炸后的一些图文资料,但也没有正面解释其原因。
        时隔多年,我回国工作后,见到我国资深的外交官李肇星同志,便关切地询问此事的真相。使馆被炸时,当时他担任中国驻美大使,曾与美方交涉过此事。他告诉我,克林顿总统告诉他是炸使馆旁边的军火库而导致误炸。这与美方正面的解释是一样的。我能理解,这个问题也太复杂,虽然时隔多年,作为官方人士也实在不好回答。但一些权威人士分析后认为,包括有意阻止俄罗斯人道主义援助车队入境、以误炸名义袭击中国使馆,都是从外交上孤立南斯拉夫,使其处于外援无望、北约空袭强度不断加大、人民生活受到极大影响,在大势所趋的情况下,最后不得不妥协签署停战协议。科索沃战争是在没有动用地面战,紧靠空袭就取得预期效果的特殊战例。此战的特殊性引起了各国军事专家的广泛关注。说明战争不仅是军力的较量,而且涉及内政、外交、民众等诸多因素。
         作为曾经历我使馆被炸,并在南斯拉夫工作较长时间的中国记者,无论事件真相如何,但对于摄影记者来说,完整记录该事件应是职责所在。如今,每当看到这些照片,使我不由地想起在南联盟的诸多不平凡经历。